醫用防護服檢測儀(yi) 器:醫用防護服血液穿透測試儀(yi) ,醫用防護服阻幹態測試儀(yi) ,醫用防護服阻濕態測試儀(yi) ,醫用防護服阻燃測試儀(yi) ,醫用防護服防水測試儀(yi) ,醫用防護服透氣性測試儀(yi) 。
阻幹態微生物穿透試驗儀(yi)
大量實例表明,細菌會(hui) 隨著幹態有機或無機的微粒穿透屏蔽材料,例如攜帶細菌的皮屑或潔淨服,又如攜帶細菌的微粒穿透貯存期內(nei) 的包裝材料。本款儀(yi) 器可以用於(yu) 測定材料阻抗人體(ti) 皮屑大小範圍內(nei) 的幹態微粒上細菌穿透性能。
測試原理
試驗是分別固定在一個(ge) 容器上的試件上進行的。在這些容器中,5個(ge) 攜帶枯草杆菌滑石粉的容器,一個(ge) 加入未感染菌滑石粉的容器作為(wei) 對照。在各個(ge) 容器底部離試件下方近距離插入一個(ge) 培養(yang) 皿。
支撐容器的設備靠一個(ge) 氣體(ti) 球式振蕩器使其振蕩,穿透試件的滑石粉全部落到培養(yang) 皿上,取出培養(yang) 皿並培養(yang) 。
對生長的菌落計數。
技術規格
1.試驗箱:內(nei) 壁黑色,容積:0.5m3,內(nei) 置排扇和照明燈;
2.儀(yi) 器氣源:0.8MPa壓縮空氣;
3.噪音:約90dB;
4.觸摸屏操作;
5.儀(yi) 器尺寸:1000mm´690mm´1390mm;
6.儀(yi) 器重量:85kg
7.電源:220V。
配置清單
此儀(yi) 器要小心拆箱和檢查。儀(yi) 器任何的損壞和遺失,請我司客戶服務部。
當你打開包裝的時候,請檢查下列材料(以實際裝箱清單為(wei) 準):
1.主機1台;
2.試驗盒8套;
3.電源線1跟;
4.說明書(shu) 1份
5.可選配件:
6.空氣儲(chu) 氣罐
2.測試標準
阻幹態微生物穿透試驗儀(yi) 依據 ISO 22612、YY/T 5056.5測試標準來測試試樣。
一,適用標準:
GB19083-2010:醫用防護口罩技術要求;
YY 0469-2011:醫用外科口罩;
YY/T0691-2008:傳(chuan) 染性病原體(ti) 防護裝備醫用麵罩抗合成血穿透性試驗方法(固定體(ti) 積,水平噴射);
ISO 22509:2004;F1862/F1862M-2013
ASTM F1671 Phi-X174噬菌體(ti) 穿透性作為(wei) 試驗係統測定防護服材料抗血液攜帶病原體(ti) 穿透性的試驗方法;
ASTM F1670 防護服材料抗人造血滲入性試驗方法;
ASTM F903 防護服用材料耐液體(ti) 滲透性的試驗方法;
ISO 16603:2004 防止與(yu) 血液和體(ti) 液接觸的防護服確定防護服對血液和體(ti) 液的抗滲透性合成 血液測試法;
ISO 16604:2004 防止與(yu) 血液和體(ti) 液接觸的防護服確定防護服材料對血液病原體(ti) 的抗滲透性使用Phi-X 174抗菌素測試法;
YY/T 0699-2008 液態化學品防護裝備防護服材料抗加壓液體(ti) 穿透性能測試方法;
YY/T 0689-2008 血液和體(ti) 液防護裝備 防護服材料抗血液傳(chuan) 播病原體(ti) 穿透性能測試 Phi-X174噬菌體(ti) 試驗方法;
YY/T 0700-2008 血液和體(ti) 液防護裝備 防護服材料抗血液和體(ti) 液穿透性能測試 合成血試驗方法;
GB/T 19082-2009 醫用一次性防護服技術要求等標準。
三,技術參數
試驗環境: 溫度 (21±5)℃;相對濕度 (85±10)%
噴射距離: (300±10)mm
噴口直徑: Φ0.84mm,長12.7mm
液體(ti) 噴射速度: 450cm/s;550 cm/s;635 cm/s
電源: AC220V 50Hz
四,主要用途
適用於(yu) 醫用口罩防護服防合成血噴濺穿透性能的測定。可供醫藥檢驗部門、安全檢測部門和科研單位使用。
五,原理
醫用麵罩樣品支撐在試驗裝置上,在300mm距離將2mL的合成血從(cong) 內(nei) 徑0.84mm的套管中沿水平方向噴向被測口罩。模擬麵罩被穿孔血管血液噴濺的場景,觀察口罩另一麵合成血液的穿透情況。
分別以液體(ti) 噴射速度:450cm/s、550 cm/s、635 cm/s所對應的液體(ti) 噴射壓力對醫用麵罩樣品進行試驗。記錄各噴射速度的試驗結果,給出醫用麵罩可接受質量水平限為(wei) 4對應的zuigao血壓。
表格 1參考壓力表壓力與(yu) 噴射時間的關(guan) 係
參考壓力(kPa)噴出合成血液體(ti) 積(mL)噴射2mL液體(ti) 閥門開放時間(s)
22.52 0.8
30.520.66
37.520.57
六,試驗步驟
1,拉住儀(yi) 器左上方試樣夾的拉手,向左方拉下試樣夾。將樣品(標準中要求樣品從(cong) 預處理室取出60s內(nei) 進行試驗)固定在試樣夾上,如果口罩有褶皺,將褶皺展開固定在試樣夾上,以保證靶區為(wei) 單層材料,以樣品中心作為(wei) 試驗靶區。合上試樣夾。
2,按“開始”鍵,此時,一定量的合成血﹙表麵張力﹙0.042±0.002﹚N/m﹚沿水平方向噴向定位靶後方的被測口罩,同時時間定時器開始計時,到設定的噴射時間後,儀(yi) 器自動停止噴射。
10s後蜂鳴器響起,按“停止”按鍵,注意檢查試樣的觀察麵是否有合成血出現。
3,一次試驗結束。如果還需繼續試驗,重複步驟A-C直至做*部試驗。
試驗全部結束後,將試液箱中的合成血液殘液清除幹淨,換入蒸餾水,清洗整個(ge) 管路,當噴頭噴出清水後,繼續將試液罐內(nei) 的清水全部排淨。關(guan) 閉空壓機上出口閥,關(guan) 閉電源開關(guan) 。將殘液盤洗刷幹淨,清理幹淨工作台麵,將試液箱中的蒸餾水清除幹淨。
4,定位靶試驗
首先,關(guan) 閉空壓機上的出口閥門,將空壓機接通電源,待空壓機達到預定壓力後。切斷空壓機電源,關(guan) 閉氣源開關(guan) ,打開出口閥門將儀(yi) 器左側(ce) 的過濾減壓閥閥頭向上拔起,按照閥頭指示,“+”方向為(wei) 增壓,“-”方向為(wei) 減壓調節,使過濾減壓閥的壓力表顯示0.2MPa。安裝上定位靶,使定位靶背麵與(yu) 口罩試樣間距離為(wei) 10mm,用定位靶底部導向板上的定位螺釘擰緊定位。
5,將儀(yi) 器左側(ce) 的氣源開關(guan) 旋到關(guan) 閉(豎直為(wei) 關(guan) 閉),打開電源開關(guan) ,按下“上試液”鍵,注意觀察試液盒上方的回水管,回水管有試液流出,即刻按起“上試液”鍵。上試液完畢。
用定位尺確定噴頭到麵罩的距離為(wei) (300±10)mm後,用螺釘將定位靶座固定。
旋開儀(yi) 器左側(ce) 氣源開關(guan) (旋鈕水平),調節儀(yi) 器頂端的精密減壓閥,按照閥頭指示,“+”方向為(wei) 增壓,“-”方向為(wei) 減壓調節,參照表2調整壓力表壓力,將麵板上的“噴射時間”定時器設定為(wei) 1min或更長時間,按“開始”鍵,鬆開噴嘴定位螺釘,上下左右調整噴嘴,使噴射出的試液流對準定位靶板上的小孔中心呈直射狀,旋緊定位螺釘,按“停止”鍵。
對於(yu) 密度為(wei) 1.005g/mL的試驗用液體(ti) ,壓力表壓力與(yu) 流速的關(guan) 係見表格 2。
表格 2壓力表壓力與(yu) 流速的關(guan) 係
參考壓力(kPa)中靶速度(cm/s)噴射1s的質量
zui小(g)目標值(g)zui大(g)
39.54502.4562.5062.556
49.55503.0023.0633.124
596353.4663.5373.607
將麵板上的“噴射時間”定時器設定為(wei) 1s,按“開始”鍵,試液噴射1s後停止噴射,用天平稱量從(cong) 噴嘴噴出的液體(ti) 的質量,確保噴出的液體(ti) 質量在表2給出的範圍內(nei) 。若不在範圍內(nei) ,可以微調壓力值,(液體(ti) 對準靶孔的方法參照6.2.4)使穿過靶孔的液體(ti) 質量在表2給出的範圍內(nei) 。
參考壓力表壓力與(yu) 噴射時間的關(guan) 係見表3,在不同的壓力下,調整噴射時間,使連續噴射3次穿過靶孔的液體(ti) 體(ti) 積為(wei) 2mL,對於(yu) 密度為(wei) 1.005g/mL的試驗用液體(ti) ,質量為(wei) 2.01g。若從(cong) 噴嘴噴射出的液體(ti) 體(ti) 積(從(cong) 放置試樣處接出)不是2mL,可以適當調整噴射時間,保證穿過靶孔的液體(ti) 體(ti) 積為(wei) 2mL。(試驗需準備對應著450 cm/s、550 cm/s、635 cm/s三種噴射速度的樣品三套,按照不同的噴射速度分別進行試驗,以評定試樣的耐合成血穿透能力),然後按照下述步驟進行試驗。
公司是坐落於(yu) 東(dong) 海邊之城——上海,是一家集科研、生產(chan) 、銷售於(yu) 一體(ti) 的高科技企業(ye) 。SHLT8926SHLT公司的產(chan) 品涵蓋了電器安全檢測領域,適用於(yu) 家用電器、塑膠、電線電纜、插頭、插座、開關(guan) 等相關(guan) 行業(ye) ;符合IEC 、CCC、UL、CSA、VDE、JIS、KS、SEV、BSI、HD、KEMA、SSA等有關(guan) 標準,並應用到了GUO防、軍(jun) 事、科研、生產(chan) 等各個(ge) 部門; 理濤公司一直以科技進步為(wei) 先導,以市場需求為(wei) 發展的基礎,注重高素質人才的培養(yang) 。我們(men) 擁有一支學士、碩士、博士、高工組成的技術紮實、工作經驗豐(feng) 的研發和管理隊伍。